2016年國際石油市場與油價展望
世界石油需求增速放緩,石油供應繼續增長,市場供需基本面寬松,決定2016年國際油價仍將低位徘徊。世界石油市場仍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。
2016年,世界石油需求增速放緩,石油供應繼續增長,市場供需基本面仍將寬松,決定國際油價仍將低位徘徊。此外,2016年世界石油市場仍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,伊朗制裁取消后產量恢復的速度和規模、美國頁巖油產量增減態勢和原油出口進展、美元升值路徑、中國及世界經濟形勢變化、石油輸出國組織(歐佩克)產量政策是否有變等,均將對國際油價走勢產生重要影響。
世界經濟繼續復蘇,石油需求增速放緩。2016年,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雖有好轉,但石油需求仍將疲弱,新興經濟體發展速度放緩,大幅拉動石油需求的動力不足,預計2016年世界石油需求為9550萬桶/日,比上年增長110萬桶/日,低于2015年的增速。非經合組織國家仍是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,比上年預計增長100萬桶/日。從國別來看,石油需求增長將主要來自中國、印度和美國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經濟增速放緩,對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拉動有所減弱,中國因素仍會令國際油價承壓。
非歐佩克石油產量下降。油價暴跌之后,由于已建立的產能難以動搖,且大部分生產者為了保住現金流和市場而傾向于堅持生產,因此,2015年非歐佩克石油產量增速僅有所放緩。2016年,油價在超低價位運行帶來的投資減少、項目推遲、鉆機減少的影響將越發明顯,非歐佩克產量比上年將減少50萬桶/日,至5770萬桶/日。產量減少將主要來自美國,其次是北海地區。在上游勘探開發資金減少、油井鉆探速度放緩,以及持續的低油價影響下,美國原油產量下降過程將持續一段時間,但考慮到生產技術及單井效率的快速提高,美國生產者的平均生產成本仍有一定下降空間,對低油價的適應能力將繼續提高。預計2016年美國原油產量將繼續下降,但降速趨緩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國頁巖油生產周期短、對油價反應敏感,一旦油價反彈后其產量可能會很快回升,世界石油市場再平衡的進程可能會受到影響,從而為油價的回升設置屏障。此外,美國原油出口禁令已于2015年年底正式解除。短期來看,在國際石油市場嚴重供過于求的環境下,美國原油出口空間有限,難以對市場構成實質影響,但加劇了供應過剩的市場心理預期。長期來看,原油出口解禁將刺激生產商加大生產力度,支撐美國原油產量不斷增長,進一步加劇國際市場的寬松態勢,并對國際原油貿易流向與格局產生影響。同時,禁令的解除還有利于消除困擾WTI原油的區域性瓶頸,令WTI和布倫特價差逐漸重回正常水平。
伊朗原油產量、出口量增加,歐佩克產量繼續增長。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取消后,2016年伊朗原油將重返市場。伊朗目標是制裁取消后立即將產量提升50萬桶/日,半年內提升至400萬桶/日。未來伊朗產量一方面取決于其生產能力的增加,另一方面取決于出口目標市場的接受能力,因此其產量回升的幅度和速度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。預計伊朗原油產量半年內增長40萬至50萬桶/日,一年內增長60萬至70萬桶/日。重回市場的伊朗原油將進一步加劇世界石油市場的過剩態勢,令油價承壓。此外,伊朗回歸將導致資源國之間的份額之爭和目標市場之爭愈演愈烈,價格戰有進一步升級的可能。伊朗產量逐漸回歸的同時,伊拉克仍具有較大增產潛力,未來歐佩克面臨的產量壓力將越來越大。預計2016年歐佩克石油產量為3910萬桶/日,比上年增長120萬桶/日;其中原油產量為3235萬桶/日,比上年增長100萬桶/日。石油收入是歐佩克的核心利益,在非常規石油資源、替代能源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威脅下,捍衛市場份額、保證歐佩克石油在全球能源供應體系中的地位將是其長期戰略核心,因此2016年歐佩克達成減產協議的可能性仍較小,但隨著歐佩克國家“財政痛苦”程度的不斷加深,也不排除其決定適當減產的可能性。
世界石油市場寬松局面難以明顯緩解。2016年,世界石油市場基本面將有所好轉,全年供大于需130萬桶/日,富余程度較上年收窄40萬桶/日,且下半年情況好于上半年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盡管市場基本面將有所改善,但全年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未改變。因此,2016年石油庫存在全球范圍內仍將進一步堆積,從而限制油價回升。
美元對國際油價的作用可能為先支撐后打壓?;仡櫄v史,美元升值周期平均持續6年,預計2020年前美元將處于升值通道,令油價長期承壓。當前,美國新一輪加息周期已開啟,但在低通脹及國際經濟形勢動蕩等因素的干擾下,預計美聯儲加息將是緩慢且謹慎的。同時,考慮到前期美元升值的速度快于以往歷次加息周期的影響,預計2016年美元升值的速度將有所放緩。考察1994年、1999年和2004年美國經歷的3輪明確的加息周期,發現通常首次加息前美元均出現明顯升值,而確定加息后美元會先回調;預計2016年美元可能先走弱再走強,對油價的作用也將是先支撐后打壓。
突發性地緣事件及投機者推波助瀾繼續擾動國際油價走勢。受世界石油市場基本面嚴重供大于求的影響,2014年以來突發事件尤其是產油國局勢動蕩對油價的支撐作用明顯減弱。然而,隨著2016年市場基本面出現一定好轉,突發事件對油價的擾動能力可能會有所增強。同時,低油價下產油國經濟政治風險不斷加大,不穩定因素可能進一步增加,IS組織在中東北非地區造成的動蕩局勢也仍將值得重點關注。盡管當前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可控,但也不排除陷入混亂和短期失控的可能性。2016年投機者仍將在國際油價走勢中繼續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,但考慮到金融市場投機監管將持續增強,石油市場基本面仍然寬松,投機者操控油價的能力將受限。
綜合判斷,預計基準情景下,2016年國際油價比上年下降,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接近,期貨年均價為40至50美元/桶。從全年走勢來看,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復蘇和供需基本面的逐步好轉,下半年油價會稍高于上半年,總體是一個波動緩升的過程。如果中東地區局部戰爭或資源國局勢動蕩造成供應中斷,美國非常規油氣產量超預期下降,歐佩克轉變態度采取限產保價的政策,則全年均價有可能反彈至55至65美元/桶。若新興和發達經濟體部分國家爆發經濟危機,資源國大幅增產,特別是伊朗和美國原油出口高于預期,屆時世界石油供應過剩加劇,年均價不排除下跌至40美元/桶以下。(陳蕊為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副所長,主任工程師?;酐惥秊橹袊徒洕夹g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經濟師)